据中国之声《新闻纵横》报道,这两天,不少消费者已经开始陆续收到在今年“**”中在网上“*”到的商品。每年电商大促过后,各家快递都面临巨大的压力,频发的“暴力分拣”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成为顽疾。 近期,也有一些消费者反应自己的包裹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,这些包裹的损坏或多或少都与“暴力分拣”有直接的关系。但在消费者维权的时候,不仅耗时耗力,最后得到的赔偿也是微乎其微,而消费者维权困难也是让快递员的暴力分拣愈演愈烈。 此外,快递行业的飞速发展也伴随着诸多问题,快递安全形势依然严峻,危害公共安全、快件安全和用户信息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。**法制办公室近日就《快递条例(征求意见稿)》公开征求意见。严禁快递企业及其作业人员暴力分拣,对快递实名制实施后用户信息安全作出明确规定。 此前,一段手机拍摄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,展现的是一个大型中转仓库里工作人员分拣包裹的场景。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快件被高高抛起,又重重摔在地上,引发关于暴力分拣的争议。就在今年“**”过后,“抛扔分拣快件”在不少快递营业点依然可以见到。 申通快递公关代表顾女士坦言,以抛扔等手段分拣快递的背后,是海量快递与较低的自动化程度之间的矛盾。她表示:“每天一个人,几乎在平均一秒钟要处理一个票件。这不是说我拣到一个票件就算了,他要把这个票件从流水线上拿下来,甚至有可能他还要写大字,还要扫描。等于说他在这一秒当中,要同时完成3-4个动作。抛啊扔啊他可能就是为了求速度。” 征求意见稿中规定,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作业人员以抛扔、踩踏或者其他危害快件安全的方法处理快件的,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,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;情节严重的,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,并可以责令停业整顿。但是中通快递营运副总裁倪根炎告诉记者,在分拣过程中如何界定“抛扔”成为难点:“踩踏是**不应该的,对于抛扔的界限,我觉得执行的难度会比较大一些。公司我们也有处罚的,过度的抛扔肯定是要处理。” 快递物流咨询网**顾问徐勇认为,快递企业提高分拣自动化水平,才是告别“暴力分拣”的有效途径。他表示:“现在在大家宁要市场份额不要利润的情况下,《条例》虽然对暴力分拣能起到一定的制约,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这个也需要快递企业自身加快机械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改造,这个改造需要一个过程,还需要大量的投入。”